我们看第三大科,经文纲要。
古德对本经在整个修学当中的定位讲一句话,说是“开悟的楞严,成佛的法华”,所以本经的修学就是引导所有的菩萨能够首接地趋向佛道。
当然,在大乘的经论当中,我们要趋向佛道,很重要的因地,就是我们必须跟中道实相相应。
因为这个佛道的庄严是真空妙有的。
当然,果地是真空妙有,因地也一定是要跟真空妙有相应。
“真空妙有”这西个字,有两种情况可以修学:一个叫做圣位的菩萨。
如果你是一个初地以上的菩萨,你证得破无明、证法身,所以你是很自然地能够“犹如莲华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”。
所以,如果你是法身菩萨,你就不需要修《法华经》了,你首攻《华严经》,在事修上开始修波罗蜜,次第地从初地到二地,从二地到十地,就如蕅益大师说的:“一一理性具足庄严,一一庄严全体理性。”
所以,圣位的菩萨,中道实相对他来说是很自然的。
但是,对我们凡位的菩萨,中道实相就很困难了,因为我们的心是有所得,有所住。
我们修一个法门,可不是无住的时候生心,我们是有住生心。
比方说,我们一般的情况,顺境的时候我们会喜欢因缘所生法,因为你这个因缘法得自在。
你善业起现行的时候,你会落入因缘果报的法则,开始“我要弘扬佛法、续佛慧命”!
这时候你有很多理想抱负的。
我们会在顺境的时候堕入有相这一块。
但是,人世间不是永远顺境,因为你的业不是一天到晚造善,你还得造恶嘛。
所以当我们罪业起现行,逆境的时候,身体有病痛或者人事不顺的时候,开始就把心收起来了。
这个因缘所生法,不是我们凡夫可以惹的,所以就开始修空观了。
观察这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的,“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